印度:金或磚 |
當2016年初,印度接任金磚國家(BRICS)首腦會議輪值主席國之際,顯然是躊躇滿志的:此前一年印度終于實現(xiàn)了GDP增速趕超中國的夙愿(雖則因修改參數(shù)而受到普遍質(zhì)疑),莫迪(Narendra Modi)總理挾改革和反貪腐的聲勢,威望如日中天,而中、印之外的另外三塊“金磚”,卻因種種原因,頗有些“褪金成磚”的頹勢。 彼時在印度智庫和媒體圈內(nèi),“重溫第三世界旗手之夢”、“成為‘金磚’領袖”的提法不絕于耳,在一些印度觀察家看來,“象國”即便不能取“龍國”而代之,至少也可并駕齊驅(qū)而無愧色了。
但到了下半年,部分“大項目”的反復和停滯,“廢鈔令”的折騰,硬生生把印度的GDP增速又給拉了下來(這次修改參數(shù)也未必有效了),而“金磚”輪值主席國也到了任滿交卸的時候,這似乎讓印度對“金磚”體系的熱情大減,連國內(nèi)媒體的相關探討、議論也不知不覺少了起來。 不過這僅是暫時的:到了今年初,印度國內(nèi)圍繞“金磚”的議論突然再度升溫——因為中國在給這個概念“加熱”,并賦予更多的新東西。 3月8日,適逢中國“兩會”期間,外長王毅舉行中外記者會,其內(nèi)容涉及中國外交諸多層面,而《今日印度》等媒體對談及“金磚”、“絲綢之路”和“一帶一路”的部分興趣更濃。
印度媒體指出,在記者會上,王毅外長強烈支持金磚國家發(fā)揮更大全球性作用,建議金磚組織應成為代表新興國家和“南方”國家利益的領先平臺,并承諾中國反對單邊主義。王毅表示中國承諾繼續(xù)推動大規(guī)?!敖z綢之路”基礎設施計劃,反對反全球化的勢頭。在回答“期待特朗普(Donald Trump)帶領美國發(fā)揮怎樣不同的全球性作用”問題時,王毅強調(diào)中國將通過大規(guī)模推動“一帶一路倡議”,推動中國對全球貿(mào)易和治理的競爭愿景,并重申中國反對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。 印度媒體特別強調(diào),中國將在5月在北京舉辦首屆“一帶一路”論壇,9月則在廈門舉辦“金磚”國家峰會,并特別提到王毅外長“‘一帶一路’可團結(jié)所有國家‘擼起袖子加油干’”,重塑全球化的論點。但隨后筆鋒一轉(zhuǎn),稱“印度在考慮”。 印度“考慮”什么? 首先,對于“一帶一路論壇”或“金磚+”的“中國概念”,印度頗有些舉棋不定。 中國所推出的“金磚+”概念,指通過“金磚論壇”營造一個“金磚”國家和其它發(fā)展中國家密切對話、共謀合作的平臺,這一理念得到其它幾個“金磚”國家和諸多非“金磚”發(fā)展中國家的積極回應,許多人更津津樂道地議論,究竟有哪些發(fā)展中國家會成為第一批“金磚+”(有墨西哥、阿根廷、巴基斯坦等諸多提法)。但印度對此顯然意興闌珊,其外交部發(fā)言人巴格拉伊(Gopal Baglay)3月11日被問及“金磚+”時表示,印度已經(jīng)不再是“金磚”輪值主席國,“每個輪值主席都有自己感興趣的話題”,印度“正等待中國建議的具體細節(jié)”——很顯然,這位發(fā)言人是在暗示“這個話題印度不感興趣”,或至少“不那么感興趣”。
新德里尼赫魯大學教授默罕迪(Arun Mohanty)解釋稱,印度“是不想讓‘金磚’政治化”,因此“對‘金磚+’不感興趣”,這似乎有些牽強附會——去年此時,包括默罕迪本人可是在津津樂道于“讓‘金磚’發(fā)揮經(jīng)濟以外更大作用”的。正如一些分析家所指出的,當時他們討論的另一個“副話題”,是假定印度可在此進程中發(fā)揮“主導作用”,而“金磚+”顯然是個“中國式話題”,即便2010年吸收南非這個印度傳統(tǒng)友邦入“金磚”,因為同樣并非自己“主導”,印度就一直顯得漫不經(jīng)心(這連默罕迪等人都不否認),何況此次可能被“+”的,居然包括老對手巴基斯坦? 其次則是對中國-巴基斯坦經(jīng)貿(mào)關系的疑慮了。 自去年下半年起,印度朝野就不斷對“一帶一路”中中國-巴基斯坦走廊,發(fā)出種種質(zhì)疑、譏諷,甚至反對的聲音,在他們看來,“走廊”將穿過克什米爾地區(qū),是“對印度的不尊重”,一些印度觀察家和媒體并以此為由,發(fā)出“中國不改變‘走廊’決定,印度就不與中國在‘一帶一路’和‘金磚’平臺合作”的聲音。 2月下旬,印度外長杰山卡爾(S Jaishankar)赴中國參加首屆中國-印度戰(zhàn)略對話,行前印度諸多媒體、智庫仍然普遍發(fā)出“離‘金磚’和‘一帶一路’遠些”的聲音,理由仍不外“中國對印度‘相關關切’滿不在乎”、“印度‘入常’得不到中國支持”之類,《印度時報》甚至發(fā)出“中國就是見不得印度在全球范圍內(nèi)提升影響力”的抱怨。印度媒體在報道中國“兩會”時,也同樣一邊強調(diào)“一帶一路論壇”將有20多名各國領導人和100位部長級代表參加,印度也受到邀請,一面照例強調(diào)“我們可不一定來”。 然而即便在如此疑慮重重中,印方也不得不承認“中印雙邊經(jīng)貿(mào)關系越來越密切”,強調(diào)“中印進行更多接觸、以確保彼此間不發(fā)生不必要摩擦”的重要性。就在印度許多人對印方是否出席“一帶一路論壇”吞吞吐吐,對印度是否應支持“金磚+”莫衷一是之際,印度-中國商務論壇卻自3月17日起在中國東部城市鎮(zhèn)江舉行,而這一論壇又是3月16日開幕的“印度體驗周”組成部分,印方由總領事古普塔(Prakash Gupta)領銜,成員包括近30家印度大中企業(yè)的CEO。與會者指出,惟有進行更密切的商務合作,拓展更多更廣的平臺,才有機會扭轉(zhuǎn)目前印度對華貿(mào)易中的巨額逆差。 即便所謂“巴基斯坦問題”也不一定是什么不可逾越的天塹鴻溝:上合組織峰會即將在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舉行,有消息稱,屆時該區(qū)域合作組織很可能自成立以來首次正式接納新成員國,而這兩個新成員國不是別家,正是印度和巴基斯坦。很顯然,只要共同利益大于分歧和擔心,“上合模式”也未必不能在“一帶一路”或“金磚”平臺上復制。 |